8月20日,《新质学堂》第二季第七期活动在乌镇如期举行。
浙江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求是特聘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、首席科学家高超以《石墨烯:开启烯碳文明新时代》为题,深入解读石墨烯如何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前沿,重塑能源、电子、医疗等众多领域,揭示石墨烯的颠覆性潜力。
“新质学堂”是浙江省科普联合会每月定期开展的科创混合分享活动。活动邀请优秀科技型企业家作为主讲嘉宾,以“科技创新+创业历程”为主线分享新质生产力、创新思维、科学家精神和企业家精神。
本次活动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,浙江省科普联合会、浙江省沈括科普基金会、浙江省科学传播中心、浙江电视台教科影视频道、《浙商》杂志、潮新闻主办,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、普华科创中心、浙江省科技型企业家联合会、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承办。
“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,是用胶带‘撕’出来的。”高超将石墨烯的诞生故事娓娓道来。他介绍道,石墨烯在力学、光学、导电性、导热性等诸多方面都有优异的特性,被称为“新材料之最”。
“当双层石墨烯堆叠并形成约1.1度的角度时,人们发现它还具有超导电性,又为石墨烯的研究打开了新的方向。可以说,石墨烯的性能是‘层出不穷’的。”
“石陶铜铁竞风流,信息时代硅独秀。量子纪元孰占优,一片石墨立潮头。”2011年,高超写下了这一首名为《烯望》的诗。他认为,随着技术的演化与研究的深入,人类或将迎来烯碳文明的时代,而石墨烯将是打开时代更迭大门的一把钥匙。
高超将石墨烯的产学研总结概括为“伴生、共生、创生”的“三生模型”。石墨烯扮演的作用从功能添加到功能主体再到性能颠覆,“越往后,需要的时间越长,科研投入也越大。”他介绍,高烯科技于2019年建成全球首条,也是至今唯一一条单层氧化石墨烯十吨级量产线。经过多年研究探索的单层氧化石墨烯改性功能纤维,已具备抗菌抑菌、抗病毒、防螨虫、防紫外线、负离子发生、远红外发射等六大功能。“比如高烯科技采用石墨烯材料制成的袜子,就能引起细菌病毒的氧化应激反应,从而实现抗菌抑菌、抗病毒的功效。”高超表示。具备高导热特性的石墨烯纤维丝束产品,则有望在航天航空、AI热控、通讯电子等领域大显身手。
新质学堂不仅是知识的传播,更是创新火种的传递。在互动环节中,现场的听众小朋友们踊跃参与,提出的问题或是“天马行空”,或富有前瞻性。高超教授与他们面对面交流,耐心解答各类问题,让科学知识变得鲜活生动、易于理解,激发了大家对科学的浓厚兴趣。
浙江省科普联合会副会长、省生态环境厅原党组成员、副厅长王以淼在点评时表示,高超教授团队在石墨烯制备技术、产业化应用上的突破,正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,展现了浙江科研与产业的领先实力。而以高超为代表的科学企业家,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。
王以淼认为,实现科学创新,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。高超一直以来所践行的“发奋、发现、发明、发展”的“4发”,正是科研的重要途径。与此同时,科研工作者、投资者、政策制定者都需要具备长期主义的耐心和坚持。唯有携手共进,才能让实验室成果真正转化为产业实力。
同期,杭州国际石墨烯博览馆也携多款石墨烯相关展品,再度亮相由浙江省科普联合会打造的“SciLuck科普长桌”。
通过一系列趣味实验装置和科技感十足的石墨烯液晶画,让观众零距离感受石墨烯的独特魅力。参观者不仅可以直观地了解石墨烯的奇妙特性,还能在互动中思考这种前沿材料的广阔应用前景。
SciLuck科普长桌是浙江省科普联合会推出的科技型企业科学社交活动,融合了Science(科学)与Potluck(百乐餐)的创意理念,寓意“科学百乐汇”。活动聚集优秀科技企业,畅谈科技前沿,共享科技成果,让科技赋能产品,产品助力科普,也让大众能近距离感受前沿科技为日常生活带来的改变,体验科普的独特魅力